“持续改进”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原则和基础,贯穿整个GB/T19001标准的始终。“8.5.1持续改进”是对这种循环的改进活动提出的总体要求。 一、持续改进应是永恒的追求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,它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。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是每一个组织永恒的追求。管理者应不断主动寻求对组织的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改进,而不是等出现了问题才去寻找改进的机会。改进的范围可以从渐进的、日常的持续改进,直至战略突破性改进项目,组织应建立一个过程来识别和管理改进活动。改进的结果可能导致组织对产品或过程的更改,直至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修正或对组织进行调整。 持续改进是一种习惯。尤其是渐进的持续改进,并不是非得要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获得成功,从小事做起,而且坚定不移,乐此不疲,直到让做好小事成为每一个员工良好的习惯,便具备了GB/T19001标准要求的员工的素质。 二、持续改进的组织 标准要求组织应利用质量方针、质量目标、审核结果、数据分析、纠正和预防措施及管理评审,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。 1.对持续改进要求的理解 1)利用质量方针中持续改进的承诺和质量目标可追求的目的,或随市场竞争的变化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进展,通过评审更新、实施新的质量方针、质量目标,营造全体员工持续改进质量体系有效性的氛围,并为过程的评价确定准则,为改进活动确定应该达到的要求; 2)通过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,发现体系存在的不合格和薄弱环节,采取措施予以改进; 3)通过数据分析,寻求改进的机会。在数据分析中,应特别注意顾客要求变化的趋势、市场走向以及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发展水平,以便适时改进产品特性和质量管理体系,增强顾客满意的能力; 4)利用体系、产品和过程的有关信息,从提高产品质量水平、过程控制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出发,识别质量管理体系规定的不完善、不全面、不尽科学之处,实施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,实施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发生; 5)开展管理评审,对体系适宜性、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改进。 2.持续改进的含义 1)持续改进的定义: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。 2)持续改进的内涵:或针对当前不满意(合格水平)的现状,或针对已发生的不合格,或针对潜在的不合格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机会的持续的过程。 3)持续改进的思路:使用监视和测量,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、数据分析、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(如自我评定结果),其结果通常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。 4)持续改进的对象:改善产品特征、过程有效性和效率,诸如减少计划外的停工时间,缩短生产周期,改进工艺或工作流程,减少报废、返工和返修比率,压缩控制界限,减少不良的质量成本,改善顾客满意程度,优化企业经营管理等,从而增进顾客满意而开展的活动。 5)持续改进的目的:增加顾客满意的机会。 6)持续改进的意义:持续改进组织的产品质量,服务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,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,同时也是组织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,所以说,持续改进组织的总体绩效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。 3.持续改进的两条基本途径 持续改进是:“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”:所谓循环活动就是反复进行的经常性的活动。对过程进行持续改进有两条基本途径: 1)突破性项目,即对现有过程进行修改和改进,或实施新过程。它们通常由日常之外的职能的小组来实施; 2)由组织内人员对现有过程进行渐进的持续改进活动。 4.持续改进的管理 为了有助于确保组织的未来并使顾客满意,管理者应当创造一种文化,以使组织内的员工都能积极参与寻求过程、活动和产品性能的改进机会。 为了使组织内员工积极参与,最高管理者应当营造一种环境来分配权限,从而使员工都得到授权并接受各自的职责,以识别组织业绩的改进机会。在誉杰咨询师辅导下,通过下述活动可以做到这一点: 1)确定人员、项目和组织的目标; 2)与竞争对手的业绩和最佳做法进行水平对比; 3)确立建议制度,包括管理者对改进及时做出反应; 4)对改进的成就给予承认和奖励。 三.持续改进的方法 突破性项目。突破性项目通常包括对现有过程的再设计,并应包括: 1)确定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框架; 2)对现有过程的分析并认清变更的机会; 3)确定并策划过程改进; 4)对过程的改进进行验证和确认; 5)对已完成的改进做出评价,包括吸取教训。 突破性项目应以有效和高效的方式按照项目管理方法来管理。这方面可研究国际标准ISO 10006:1997《质量管理项目管理质量指南》。过程更改完成之后,新的项目计划应当为过程的持续管理奠定基础。 2.渐进的持续改进。即日常的改进工作,通常由在岗位的员工完成,不需成立跨职能的临时工作组。这些员工又是提供渐进的持续改进信息的最佳来源,并常常参加QC小组这样的工作组。组织对于渐进的、持续的过程改进活动也要进行控制,以便了解改进的效果。参与改进的员工应被授予相应的权限,并应得到与改进有关的技术支持和必需的资源。 为使员工参与改进活动并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,管理者应考虑以下活动: 1)成立改进小组,并由组员选出组长; 2)允许员工对他们的工作场所进行控制和改进; 3)将培养员工的知识、经验和技能作为整个质量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。 |